孩子抚养权法律规定是怎样的
孩子抚养权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。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判决抚养权的考虑因素:
1. 不满两周岁的子女 :
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。
特殊情况包括:
母亲患有严重疾病,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;
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;
其他原因,如母亲经济能力或生活环境对抚养子女不利。
2. 已满两周岁至八周岁的子女 :
父母双方协商决定,协商不成时,法院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。
优先考虑因素包括:
父母一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;
子女与一方生活时间较长,改变环境不利;
父母一方无其他子女,另一方有其他子女;
子女随一方生活更有利,另一方有严重疾病等。
3. 已满八周岁的子女 :
尊重子女的真实意愿。
法院应征询子女意见,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。
4. 父母抚养能力、条件、孩子的生活环境、健康状况、学习需要 :
在判定抚养权时,法院会考虑这些因素。
5.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 :
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。
6. 离婚诉讼期间的临时安排 :
双方均拒绝抚养时,可裁定暂由一方抚养。
7. 父母平等享有抚养权 :
父母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、教育和保护的权利。
8. 特殊情况下的协商一致 :
如果父母双方协商一致,约定抚养权归属,且符合法律规定,法院可予支持。
以上是《民法典》中关于孩子抚养权的基本规定。实际判决时,法院会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,以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原则作出决定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离婚后如何协商子女抚养权?
丧偶父母如何申请子女抚养权?
如何证明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