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煤炭知识 > “节度使”是什么官

“节度使”是什么官

“节度使”是什么官

节度使是中国古代唐朝时期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,其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。在唐初,沿用了北周及隋朝旧制,在重要地区设置总管统兵,后改称都督。节度使因在受职时朝廷赐给的旌节而得名,拥有全权调度军需、军事防御外敌等权力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,到了唐玄宗时期,节度使不仅掌管军事,还兼管民政与财政,集军、民、财三政于一身,成为地方军政最高长官。

节度使的僚佐有副使、支使、行军司马、判官、推官等,将校有押衙、虞侯、兵马使等。在宋朝时期,节度使官职多为文官,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行政管理能力。

节度使制度在唐朝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对后世的军事及行政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节度使在唐朝时期的具体职责有哪些?

节度使制度对后世军事制度有何影响?

长安节度使的具体权力范围是什么?